近年来,银行业对于金融科技的讨论持续升温。在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变革的脚步,纷纷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传统经营模式、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效。
据悉,农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实验室(深圳)与供应链平台企业联易融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易融”)在数字人民币功能开放输出方面不断加强合作。2022年5月,农业银行“银企云联”平台与联易融供应链平台成功对接,在业界首次实现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领域的全流程应用。
记者获悉,近日,数字人民币智慧学生证正式走进三亚市榆亚路海南鲁迅中学校园,成为全国首个落地应用的校园场景。据了解,在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生手机不入校园的政策环境下,为满足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需求,解决学生日常消费以及出行安全等问题,中国工商银行与通信运营商联手打造了“超级SIM硬钱包——数字人民币智慧学生证”产品,该产品具有数字人民币硬钱包、GPS定位、亲情通话、紧急求助、电子围栏等功能。数字人民币智慧学生证内置NFC模块,可为校方、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同时,学生证加载了亲情互拨、课堂模式、安全定位等功能亮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了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以下简称科创芯片)的发布安排。经流动性筛选后,科创芯片选取不超过50只市值较大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前5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芯国际、澜起科技、中微公司、晶晨股份和沪硅产业,合计权重为44%。
兴业数金研发的针对特殊资产领域的债权估值定价智能工具(下称“估值模型”)正在加快全行推广应用。
中国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公司中银消费金融的2021年资产总额543.26亿元,实现净利润8.44亿元。线上贷款余额占比35.06%,比上年末提升28个百分点,线上化转型初见成效。
中国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公司中银消费金融的2021年资产总额543.26亿元,实现净利润8.44亿元。线上贷款余额占比35.06%,比上年末提升28个百分点,线上化转型初见成效。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文昌市支行获悉,在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的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文昌市支行、文昌市财政局、文昌市气象局、交通银行文昌支行通力协作,顺利从国库将100万元财政实拨资金转至文昌市气象局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实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财政实拨资金业务在文昌落地。
随着在线金融服务越来越普及,客户遇到的线上业务办理问题也随之增多。怎样帮助消费者轻松破解在线服务的各种瓶颈,让数字化变成实实在在的利好?工商银行给出了解题思路。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公布“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应用成熟度”全能力域评定结果,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获得最高评定等级,成为金融业首家通过该项评测并获得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
近日,光大银行公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年报中不仅呈现了光大银行“123+N”数字银行发展体系的建设成果,还详细阐述了一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队伍建设、确保安全运营和管理、优化科技创新机制等一系列重点工作。
金融数字化转型正在从多点突破走向深入发展。观察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21年年报,有三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银行愈发渴求科技人员,科技员工占比显著提升;二是银行普遍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发展的“总抓手”,强化统筹领导;三是数字化转型已初显成效,相关资金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